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曹操文学形象的来源和性格的再探讨

2014-6-17 16:45| 发布者: 三国文化博览| 查看: 1848| 评论: 0

摘要:   《三国演义》里一共刻画了四百多个人物,但却能做到“一人有一个性格,各各不同,写来真是好看”。【1】罗贯中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使人物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各自表现出不同性格的特点,并加以丰富生动的情节,使人 ...

  《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庞统受到周瑜吩咐随蒋干到江北献连环计。曹操一听鳯雏先生到了,大喜过望。人云卧龙鳯雏得一可安天下,今天鳯雏不请自来,爱才心切的曹操,哪里还有心思去想其中的蹊跷,一门心思只想得到这位大贤,于是急忙亲自出帐迎接。

  他先是指责周瑜恃才欺众不用良谋,表示自己久闻大名今得惠顾不胜荣幸的心情,接着便迫不及待地向庞统请教破敌之策。当庞统提出要看军容,曹操此时更不怀疑他新来乍到,提出这个要求是何居心。反而马上命令备马,陪同庞统一同巡视军营。看完之后回寨畅饮,庞统在宴上高谈阔论,应答如流,曹操听后深为敬服,于是更加殷勤相待。当曹操听到庞统所献连环妙计之后,立即下席而谢。并立即传令,教军中铁匠打造连环大钉。庞统见使命完成便立即想脱身回江南,慌称说服江南豪杰共同降曹,并且为了不使曹操疑心,还假装为自己居住在江边地家属,求得一张不得侵犯得文书,曹操毫无怀疑,都痛痛快快的答应了。

  大家都记得,孔明曾对刘备说过“操平生为人多疑”,此话不假,大家在上文中都看到了,无论是他的故旧许攸来降,还是黄盖的苦肉计、阚泽的诈降书他都怀疑过,甚至连己方派往吴军营中的细作蔡中蔡和的密信他都产生过怀疑,怎么可能对素昧平生而且还是从敌方阵营中过来的庞统一点都不怀疑呢?这里恐怕除了骄傲自大、求胜心切之外。求贤若渴这个因素恐怕才是最主要的。

  也许有人说曹操正急于找到解决军中士卒不习水战的弱点因此才饥不择食,这种说法是不对的。首先曹营中最主要的谋士程昱荀攸已经提醒他要注意敌军的火攻,而且他自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只是因为当时的季节正处于隆冬,因此才没有放在心上。并且这次凤雏来,献计之后马上就想回去,虽然托辞是说服对周瑜多有怨言的江东豪杰前来相投。遥想当年官渡大战之时,曹操不疑许攸之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许攸献计之后没有返回袁营,而是留在曹操身边,而现在的庞统却是来去匆匆。此时以曹操的精明,他怎么可能不去怀疑庞统来此的居心呢?可是一生多疑如斯的曹操这时偏偏没有半点疑心,怎么解释?唯一可能的解释就是曹操在看到鳯雏先生之后高兴的忘乎所以了,一心只想得到这位可以安天下的大才,这才导致周郎的连环妙计得以成功。

  反观被曹操誉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对庞统的态度。当鲁肃把庞统推荐给他时,他先是不痛不痒的说了一句:“孤亦闻其名久矣,今既在此,可即请来相见。”相见之后,他却因为庞统“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清毛宗岗在此回评道:“‘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独不见碧眼紫髯,亦自形容古怪耶!”紧接着孙权又因为自己最喜欢的周郎被庞统轻视,“心中愈不乐”。作为一带雄主,应该有容人之雅量,能够包揽各种不同性格、不同类型的人才。何况庞统只是说自己平生所学异于周郎罢了,其中虽有轻视周瑜的意思,但是作为当时数一数二的大才,有些高傲是可以理解的。况且在赤壁之战中,周郎虽然“雄姿英发”,但在与庞统齐名的孔明的斗智中却屡占下风,庞统轻视他也不是没有道理。可是孙权却不能相容,“既厌其貌,又怪其言”,背着庞统在鲁肃面前称鳯雏为“狂士”,“用之何益”。而且连庞统献连环计而使赤壁之战得以功成的事实都不肯承认,反说“此时乃曹操自欲钉船,未必此人之功也。”后来还说“吾誓不用之”。孙权仅仅因为个人喜好就放弃了这个可以安天下的人才,对比一下曹操对待庞统的态度,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

  ⑵曹操和刘备:

  《三国演义》中虽然讲的是三国的故事,可是最主要的还是围绕魏蜀之间的矛盾展开的,曹操和刘备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而两人最后都得以成就霸业,这与他们都善于使用人才是分不开的。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就曹操来说,庞德的事例最具说服力。

  庞德最初是马腾手下的一员骁将,后投奔张鲁。在曹操西征中,被设计活捉。此时曹操对庞德的态度是:“下马叱退军士,亲解其缚,问庞德肯降否”。感于张鲁不仁,庞德“情愿拜降”,至此方才隶属曹营。

  若干年后关羽攻打樊城,曹操令于禁领军前去解樊城之围,庞德自告奋勇,愿为先锋。当时魏营中人认为庞德故主亲兄都在西蜀,不宜派他出征。曹操当时有些担心,便令庞德纳下先锋印信。庞德“免冠顿首,流血满面而告曰:‘某自汉中降大王,每感厚恩,虽肝脑涂地,不能补报;大王何疑于德也?…………德感大王恩遇,安敢萌异志?惟大察之。”曹操听后立即表达了自己的信任了,并鼓励他努力立功。关羽水淹七军之时,于禁投降,庞德虽被俘,但宁死不屈,最终引颈就戮。

  大家都知道,庞德从最初事马腾,一直到曹操。其中主公换了多次,但前几次都是失败之后即便投降了。依照以往的经验,这次庞德被俘之后再次投降是顺其自然的事。况且连跟随曹操三十于年的主将于禁都“哀告免死”,庞德更是可以随波逐流。但是他却偏偏在此时大义凛然,誓死不降。这说明什么,难道是几年之内庞德的性格变了么?非也,正是由于曹操的知人善用,善于笼络人心,才能使一员降将如此耿耿忠心,誓死追随。李希凡在《<三国演义>和为曹操翻案》中说曹操“非常善于巧妙地用伪善的两面派手法,用假仁假义笼络人心”。这话虽然带有贬义色彩,但是从侧面还是反映了曹操善于用人的事实。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5-8-2 14:20 , Processed in 0.17448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