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曹操文学形象的来源和性格的再探讨

2014-6-17 16:45| 发布者: 三国文化博览| 查看: 1846| 评论: 0

摘要:   《三国演义》里一共刻画了四百多个人物,但却能做到“一人有一个性格,各各不同,写来真是好看”。【1】罗贯中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使人物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各自表现出不同性格的特点,并加以丰富生动的情节,使人 ...

  《三国演义》里一共刻画了四百多个人物,但却能做到“一人有一个性格,各各不同,写来真是好看”。【1】罗贯中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使人物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各自表现出不同性格的特点,并加以丰富生动的情节,使人物性格呈现出复杂性、立体化。在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中,曹操是颇为奇特的,一方面他承载着历朝历代卫道士们的谴责与鞭挞,同时也为人们认清生活中“曹操式的人物”的诡诈与奸险树立了“榜样”;另一方面,他的“包藏宇宙之机”与“吞吐天地之志”,不知开启了多少英雄豪杰的政治智慧与军事才干。【2】本文拟通过探讨曹操文学形象的来源,以及与《三国演义》中其他人物的对比,对曹操的性格进行再分析,让曹操能与大家“坦诚相见”。

  一、曹操形象演变的轨迹

  大家都知道,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和《三国演义》中刻画的形象有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不是一夜之间就能产生的了的,更不可能是单凭罗贯中老先生运用高超的艺术想象就能凭空杜撰出来的。曹操这一人物形象的发展必然经历了一个过程。下面我将简单的概述一下曹操这一人物形象的演变轨迹。

  曹操,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本姓夏侯,字孟德,又名吉利,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出生自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长子。因其父曹嵩乃是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改姓曹。曹操身长七尺,细眼长须。自幼放任荡不羁,但很有才华,又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

  生于公元155年,卒于公元220的曹操,在三国时期的历史舞台上纵横65个春秋,流传下的英雄故事,时时令后人感慨莫叹。观其一生,从举孝廉踏上仕途开始,到后来挟天子以令诸候,其间收黄巾,讨董卓,败袁术,破陶谦,平张邈,杀吕布,灭袁绍,定乌桓,降刘琮,走赤壁,克马超,战孙权,收张鲁,封魏王,弃汉中。千秋功过,任人评说。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志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24】这样的评价倒是和曹操刚刚去世时的人们对他的评价比较类似,在曹操刚刚死的一段时间,曾经在魏国出现过一阵吹捧他的热潮。曹植在《武帝诔》中描述了曹操下葬时的情景:“华夏饮泪,黎庶含悲”、“兆民号咷,仰诉上穹”。这里固然有曹植故意抬高自己父亲的成分,但是在当时魏国境内的各种文学作品中,曹操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随后在陈寿所编的《三国志》里,对曹操的评价依然很高。《三国志·武帝纪》中,陈寿大力宣扬了曹操的文治武功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如《武帝纪》结尾所述:“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2】陈寿对曹操“鞭挞宇内”的统一事业予以肯定,称他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而对曹操的缺点陈寿却不着痕迹,轻轻带过。如他在说曹操“少机敏,有权术,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的同时,又说“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士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3】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赞扬。

  陈寿之后,陆机对曹操的评论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影响。陆机曾任晋朝的著作郎,他在“游乎秘阁,而见魏武遗令,怅然叹息,伤怀者久之”后,写下了著名的《吊魏武帝文并序》,称赞曹操“接皇汉之末绪,值王途之多违。伫重员以育鳞,抚庆云而遐飞。运神道以载德,乘灵风而扇威。……扫云物以贞观,要万途而来归。丕大德以宏覆,援日月而齐晖。……威先天而盖世,力荡海而拔山。厄奚险而弗济,敌何强而不残。……”【4】。由于受文体的限制,这里对曹操的评价都是赞扬溢美之辞,比较片面,因此不足采信。而陆机在其另一篇文章《辨王论》中曾说:“曹氏虽功济诸夏,虐亦深矣,其人怨。”【19】我认为陆机的这里的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曹操在天下大乱之际一统北方,不论经济政治上都颇有建树,可以说是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但就是因为“虐”太深,才导致百姓对其怨声载道。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5-8-2 03:36 , Processed in 0.04605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