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1165|回复: 0

[转载] 史家叙事与民间叙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6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金戈铁马、刀光剑影,战鼓声声、浓云密布,人在呐喊、马在嘶鸣,又少不了运筹帷幄、虚与委蛇、觥筹交错,这一切构成了三国英雄的世界。
  三国,是一个出英雄的时代,也是出故事的时代。刘关张、诸葛亮、赵子龙,孙权、周瑜、鲁肃、曹操、孔融、杨修等等,难以尽数的名字,连带着徐州、许都、赤壁等地名,这些人名和地名都带着风尘,卷着战云,进入了历史,也登上了舞台;在士大夫的言谈中,在渔父樵夫的闲聊里,这些人名和地名一再出现,成了永远谈论不休的话题。而说书、平话、杂剧、传奇、京剧、说唱,乃至于今天的电影、电视剧,都有很多三国题材的作品,近日公映的《赤壁》又添上新的一例。
  关于三国,流传下来的文本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史家叙事,以《三国志》为代表;一种是民间叙事,以《三国演义》为代表。史家叙事,讲究文笔简洁,剪裁得当,可在“叙事”方面总是有些拘谨,不容易放开手脚;又碍于著述体例,比如常见的“纪传体”,以“人”为“单位”,记述某个人物一生的经历,线索清晰,可事件与事件之间的“起承转合”不易描述,读者要把若干个相关的人物传记相互参详才能明白个中的微妙,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而民间叙事,没有太多的讲究,喜欢的就讲,不喜欢的就少讲,或不讲;对于自己喜欢的人和事,民间叙事家可以添枝加叶,移花接木,有多精彩就说多精彩,就算原本不够精彩的也要说得异彩纷呈、引人入胜,由不得你不跟着听下去。于是,就绝对的读者人数来说,《三国演义》的读者远远多于《三国志》的读者,民间叙事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我的书架上藏有多种版本的《三国志》,也收集了多种版本的《三国演义》。在《三国志》的排印本中,岳麓书社2005年出版的“图文珍藏本”是我很喜欢的一种。陈寿《三国志》的正文,与裴松之的注,用不同的字号印出,对照鲜明,又配以相应的地图、绣像、碑刻、文物,以及风光照片,颇有赏心悦目之感,容易牵引起思古之幽情。至于《三国演义》,我比较珍视的版本有三:一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出版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共8册,据明嘉靖壬午刻本影印,亦称“嘉靖本”),一是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上下册,卷首有章培恒、马美信的“前言”,据“嘉靖本”排印),一是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三国演义》(上下册,有批语,据清毛宗岗评改本排印,亦称“毛评本”)。研读《三国演义》,这三种是比较好的。若只是想读读小说,则随便找一部《三国演义》的通行本(一般据“毛评本”排印,无批语)也无妨。




上一篇:《三国演义》探医道
下一篇:和南京有关的赤壁故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5-10-11 23:49 , Processed in 0.69031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