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591|回复: 1

三分天下尽归司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5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三国游戏迷,轻松玩转“牧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20114128535745827.jpg

通往司马昭崇阳陵的小路,被砖场截断。不远处的山坳,即为埋葬“司马昭之心”的地方。

20114128535745827.jpg



几十年前,这片麦地还有一座大土堆,当地人相传那是“阿斗坟”。



  □首席记者 姚伟 文图 学术顾问洛阳师院教授、副院长 张宝明
  引子
  洛阳、成都、南京三足鼎立,争当老大,这是公元三世纪中国的情形。
  最终,成都、南京的“王气”黯然而收,这两座城的著名人物,纷纷来到洛阳,或为阶下囚,或为座上宾。董卓火烧洛阳城90年后,洛阳再度成为天下唯一的中心。
  洛阳虽有高平陵之变,但没有激起太大的动荡,原本已有萎靡之象的曹魏政权,因改姓的强刺激,反而得到提振。而曾经积极进取的成都,因力有不逮,逐渐空虚疲惫;曾经无比稳定的南京,孙权去世后,内乱频仍;在三个中心的竞争中,位居中原的洛阳逐渐化优势为胜势。
  三国之初,本来是曹、孙、刘相争的格局,“潜伏”曹魏阵营的司马懿夺权成功,进而一统天下,曹操、孙权、刘备的后代,都成为司马氏的阶下囚,这是三国之初人们始料未及的。
  “司马昭之心”葬首阳
  经偃师市前杜楼、后杜楼,穿越陇海铁路,一条小路径直往北。按照地图所示,这条路直通枕头山陵区,但眼前一座砖场拦住了去路,我们只好朝着地图所示位置,远远地拍照。
  考古发掘表明,晋文帝的崇阳陵,就坐落在前面约一公里处的小山丘上。小山丘后隔着一片洼地,即是拔地而起的枕头山——首阳山的一座平顶山峰。据洛阳汉魏故城文物保管所周海涛先生介绍,由枕头山俯瞰陵区,恰似簸箕中心横身而卧的灵龟,司马昭其人其心,最终都归于此地。陵区发现墓葬五座,其中一号墓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位于陵区东部,居于尊位;其余四墓分排西侧。
  最初听说司马氏的墓区在首阳山,我很有些吃惊:那不是跟曹丕墓混在一块了?这首阳山最早因伯夷、叔齐闻名,那兄弟俩因让国名高天下,后来耻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上,篡汉的曹丕埋在这儿,地下遇到前贤会不会不好意思?而司马氏又赶来凑热闹,遇到曹丕会不会不好意思?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氏稳稳地掌握了曹魏政权,两年后司马懿辞世,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孙子司马炎先后执掌曹魏国柄,废掉三个曹魏小皇帝,最终全盘接管了曹魏政权,洛阳的城门、宫殿等连名都没换,都改姓了司马。
  公元254年,高平陵之变后第五年,司马师废掉曹芳,改立曹丕之孙曹髦为帝。次年司马师病死,司马昭接替他当政,更加专横跋扈,玩弄皇室于股掌之上。
  曹髦即位前的封号是“高贵乡公”,他的所作所为,倒不负这个封号。年纪渐长的曹髦“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不愿忍辱苟且,公元260年,19岁的曹髦召见王沈、王经等几位大臣,愤然说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朕不能坐受其辱,列卿可否助我灭贼?”
  尚书王经认为,司马氏掌权日久,党羽众多,“朝廷四方皆为之致死,不顾逆顺之理,非一日也。”况且皇帝手中“兵甲寡弱”,应权且忍耐,伺机以图。曹髦说:“朕意已决,便死何惧?况不必死邪!”王沈等见状,怕祸及自身,集体到司马昭那儿告密,唯王经拒绝前去。
  曹髦召集了宫中侍卫300多人,仗剑升辇,鼓噪而出。走到皇宫阊阖门,正遇到司马昭手下贾充率兵杀入。曹髦自己挺剑向前,兵将看是皇上,纷纷退却,贾充对司马昭心腹死士成济说:“司马公豢养于你,正是为了今日,只管向前,无须多问。”于是成济用长矛“前刺帝,刃出于背”,捅了个透心凉。




上一篇:白痴皇帝入主洛阳宫
下一篇:徐州屠城引发的多米诺效应:成就曹操霸业的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杀了皇上,怎么说也是大事。司马昭赶到现场,以头抢地:“天下人会怎么说我呢?”于是召集大臣善后,尚书左仆射陈泰说:“惟腰斩贾充以谢天下。”司马昭沉吟良久:“卿更思其次。”陈泰说:“但见其上。不见其次。”最终司马昭还是把成济推了出来,“夷灭三族”。成济临刑,气愤至极,鸣冤喊屈,破口大骂司马昭。
  几天后,司马昭逼太后下诏,历数曹髦之过,以王礼葬于汉魏城西北三十里的瀍涧之滨。下葬之日,百姓相聚而观之,“是前日所杀天子也。”而尚书王经也被诛灭全家,他与母亲在建春门外慷慨赴死,士庶闻者无不垂泪,一时“哀恸洛阳”。
  这个事件,确实令人感慨,19岁的曹髦,完全没有曹操的权谋,有的只是一腔热血。如今很多人为曹髦“支招”,探讨他怎么才能干掉司马氏。但曹髦并非毫无见识,据说他刚即位时,“神明爽俊,德音宣朗”,被钟会认为“才同陈思(曹植),武类太祖(曹操)”。大约时移世易,他是看到司马氏已无法撼动,才会有那样的举动。曹髦之死,令司马昭十分尴尬,但却没有影响他的实际权力,可见当时司马氏对政权掌握之牢固。
  不久,司马昭立曹操的另一位曾孙、15岁的曹奂即位,彻底控制了曹魏政权。5年后,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逼曹奂禅让,取代曹魏,建立晋国。
  如果不从一姓天下的角度看,司马昭为政倒能算是曹操、曹丕的继承者。如这枕头山的崇阳陵,因山为基,不封不树,薄葬作风直追曹操、曹丕,与魏明帝曹叡迥然不同。执政期间,他继续曹操开辟的各项政策措施,推广屯田,移民实边,兴修水利,并选贤任能,招揽重用人才,使中原政治稳定、经济发展,逐渐取得对蜀吴的全面优势。
  居洛阳乐不思蜀
  孟津县平乐镇翟泉村南,一片麦地一平如镜,但几十年前,这里还有一座大土堆,当地人称之为“阿斗坟”。
  这个“阿斗坟”真假难知,不过,赵云在长坂坡救下的那位“阿斗”,在成都做了40年皇帝后,最终的确葬在了洛阳。
  如果说司马氏取代曹魏是另类“换届”,那么蜀国皇帝则由“阿斗”刘禅一个人做了40年。大家都知道,这个人胸无大志,智商也不是很高,公元234年诸葛亮死后,他更是宠信宦官黄皓,沉湎于酒色,无纲无道,胡闹了二三十年,致使国事衰微,朝政混乱,民心涣散。
  到公元262年,司马昭看到时机成熟,令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大军进攻蜀国。趁姜维在剑阁与钟会相持,邓艾开辟山间小路,以奇兵临近成都,刘禅看大势已去,遂自缚请降。各郡也纷纷上表臣服,称帝40多年的蜀国灭亡。
  刘禅被迫举家迁居洛阳之日,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食邑万户,赐绢万匹,并于东阳门外二里御道南赐住宅,派给他“童婢百人”,并“月给用度”。刘禅子孙和大臣,也有50人封侯。
  第二天,刘禅前去司马昭府邸拜谢。两人宴饮之时,司马昭特意安排蜀地音乐舞蹈表演,蜀国旧臣都勾起了亡国之悲,唯独刘禅嬉笑自若,无动于衷。看到这种情形,司马昭对贾充感慨道:“人之无情,乃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况姜维邪?”
  又有一天,司马昭问刘禅:“想蜀地吗?”刘禅说出了那句有名的话:“此间乐,不思蜀。”跟随刘禅来到洛阳的蜀国旧臣郤正知道了,就对他说:“王(指司马昭)若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岷、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正好司马昭再次问他想不想念蜀地,刘禅就把郤正教他的复述了一遍,说完闭上眼睛,做出要哭的样子。司马昭说,你说的这话,“何乃似郤正语邪!”刘禅大惊,这你是怎么知道的?!于是“左右皆笑”。
  据说司马昭看刘禅如此憨态,也不再防备,刘禅得以在洛阳善终。
  蜀国灭亡两年后,司马炎建立晋国,又过15年,晋大举进攻吴国。曾经令曹操折戟沉沙的吴国,这次显得毫无抵抗力,仅仅两个多月,20多万吴军即被击溃,皇帝孙皓被迫投降,也像刘禅一样被带到洛阳,立国半个多世纪的吴国就此灭亡。
  从史料记载看,晋灭吴之战,不像是势均力敌的决战,倒像是一场“殴打”。为灭吴,晋国准备了17年,稳定内部,发展经济,富国强兵,并汲取曹操当年“武骑千群”无用武之地的教训,在四川大造战船,训练水军。反观东吴,孙皓昏庸残暴,任意杀害臣民,甚至有扒皮、挖眼之刑。更兼重用奸邪,大肆提拔奖掖告密的人,致使很多人为了私利私仇诬陷告密,举国恐怖,监狱爆满。当吴军发现长江上游飘下大量木屑,意识到上游在大造战船时,上报孙皓,竟然毫无音讯。
  因此,吴国不是被晋国灭掉的,是被自己人灭掉的。游击将军张象率1万水军迎击晋军,一见对方旗号便全部投降;陶浚受命率部与晋军作战,出发前一天晚上,两万部众一哄而散。此时的吴军,早已不是三国周郎赤壁时的钢铁之师,几为乌合之众。
  三国纷争精彩纷呈,没想到却是如此虎头蛇尾。起初魏蜀吴英雄并立,猛将如云,此时却如此不堪,退化真的太快了点。
  不过,与曹、刘、孙相比,司马氏的后代更加不成话,晋武帝司马炎的白痴儿子,竟然成为西晋第二代皇帝。刚刚统一的天下,不可避免地再次陷入板荡。回望一下,真有点同情那个时代的洛阳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5-10-12 07:12 , Processed in 0.981091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