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路部队,子午谷偷袭部队先行5天,而其他两路大军快速出斜谷和散关对曹魏形成大军压境的态势,吸引曹真所部的注意力。 (2)子午谷偷袭部队第一梯队前方由数批精干部队组成的侦查分队为大军开路,所有人都伪装成樵夫、采药人等,采取类似吕蒙白衣渡江的模式偷袭曹魏在子午谷地区的警戒部队。 (3)子午谷偷袭部队都穿曹魏部队的军装,从而使部队出谷之后仍然能够秘密接敌,保证突袭长安、潼关和武关的突然性。 (4)在整个行动之前派遣一批精干士兵伪装成商旅、流民等,潜伏于长安、潼关、武关,并约定暗号,一旦蜀军到达城下,立即攻取城门,里应外合攻取城池。 (5)一旦魏延攻取长安,就大开粮仓赈济百姓,此举将极大争取民心。同时释放一批俘虏放归曹真军,并告知他们虚假信息(如军力达到5万,领兵者为赵云、魏延),祸乱曹真的军心。之后除留2千人防守外,魏延统领1万精兵,猛攻曹真的后方。 四、战场推演 第一阶段 蜀汉大军分三路从子午谷、斜谷、散关三路进击曹魏雍凉地区,由于主力部队声势浩大,吸引了曹魏的注意力,魏延、马岱、王平乘虚出子午谷。 第二阶段 由于提前解决了子午谷地区的曹魏警戒部队,蜀军快速通过子午谷。而子午谷偷袭部队全部穿着魏军制服,出谷之后成功骗过了沿途的曹魏警戒部队,兵不血刃地兵临长安、潼关、武关城下。在先期潜入三城的细作配合下,里应外合迅速攻取三城,三城军兵溃散。 第三阶段 潼关、武关被拿下后,立即加强防御,准备抵御张郃军。长安被攻取后,立即开仓放粮,争取民心,从而促使长安百姓配合蜀汉防守城池。同时给曹魏俘虏大肆宣传蜀军的强大,使其放归曹真军营后,迷惑主将,并在基层士兵内散播恐怖气氛。魏延率领部队切断曹真大军的粮道,并与诸葛亮的主力军团一起向魏军发动猛攻。 第四阶段 在得到长安、潼关、武关三地失陷的消息后,曹真将面临后方被夺、粮草将尽、军心极度涣散的危险境地(要知道老窝被端,对于任何一只部队都是致命打击,关公何等英勇,一样败走麦城),立即率军沿渭水经陈仓向陇右地区撤退,准备固守陇右,等待曹魏关外部队的增援。 第五阶段 赵云、邓芝迅速渡过渭水在陈仓外围全力堵截魏军,最终曹真的部队遭到诸葛亮、赵云、魏延三军的毁灭性打击,只有少量部队成功突围至陇右地区。 第六阶段 歼灭曹真军后,魏延率领1.7万人迅速增援潼关和武关(沿途带上子午谷谷口的部队),这样潼关和武关的总兵力就达到3万人,再凭借险要的地势对付张郃的中央机动兵团应该足够了。高详率领8千人进驻长安(连同原部队,共1万人),并组织民力向诸葛亮和魏延军输送粮草等物资。诸葛亮率赵云、邓芝、吴懿等将,统领其余人马(经大战之后可战兵力尚有5万)攻取陇右地区。稍事休整后再率大军攻取凉州和河西。 第七阶段 蜀汉夺取整个雍凉地区之后,部分部队由赵云率领回防蜀中防备孙吴。诸葛亮则坐镇长安,恢复关中的生产,联合羌、氏等西北少数民族,建立骑兵部队,巩固新占领区。待时机成熟,则挥师东征。 五、战场变数 1.子午谷奇谋一旦成功,蜀汉取得关中地区之后,三国的态势立马改变。这个时候很可能出现刘备攻取汉中之后的情形,即孙吴在背后插上一刀,这会令蜀国遭到类似于失荆州一样的惨败。故在北方战事稍稳之后,须从北伐军中立即抽调3万部队,由赵云率领回防江州(连同原来李严的部队,约有5万人)。 2.潜伏于长安、潼关、武关三城的细作可能被发现,泄露军情,造成子午谷偷袭部队的损失,但大部分部队能够从原路返回。 3.马岱、王平没能抵挡住张郃。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估计曹真已经溃逃,那么魏延需要担当后卫部队,保证蜀军主力部队退回汉中。 六、子午谷奇谋收益及风险 1.收益 子午谷奇谋如应用得当,胜算在五成以上。一旦成功,蜀汉将得到雍凉地区,好处有几点: (1)获得了发达的关中地区(与当年楚汉争霸时的刘邦拥有一样的地盘),具备了统一天下的经济潜力。 (2)获得了更大的马匹来源,使蜀汉能够建立与曹魏相匹敌的骑兵部队; (3)得到长安故都,迁都之后,政治上更具正统性(争取社会精英阶层还是些号召力的); 2.风险 (1)攻取雍凉地区,将使三国的政治态势重新洗牌,曹魏和孙吴有可能成为同盟; (2)攻取雍凉之时,也是蜀汉最为虚弱之时,如果孙吴破江州,陷成都,蜀国则提前灭亡; (3)在子午谷奇谋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可能造成蜀军的损失(只是损失程度不同而已)。 最后个人认为在商界小公司也许能够靠高风险的投资来获得快速发展,但是大公司往往选择稳扎稳打。子午谷奇谋可以说是一场蜀国国运的豪赌,所以说诸葛亮这位蜀汉政权的CEO不可能采用如此高风险的运营模式。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