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写另外一篇有关三国著名战将赵云的文章时,突然思潮泉涌,一下子控制不住了,忍不住再次写下一篇有关赵云和西蜀政权的文章,虽然我的看法有点问题,但是我觉得还是写一点比较好,虽然此前我都已经写了至少三篇有关赵子龙的文章了。没办法,谁叫我和大家一样,都很喜欢他这样一个常胜将军呢?或许就像大家说的那样:虽然大家都说赵云是常胜将军,但是战争就在这样,没有败,哪儿来的胜?更不用说前段时间,看我的一个朋友写的有关成都武侯祠的文章,以及此前看的一部有关武侯祠的电视节目了,虽然大多讲的并不是赵云的故事,但是也给了我们足够的灵感,让我能够再凑一篇文章出来了。希望大家看了以后喜欢! 一个少年英雄,于三国时代横空出世,本来四处漂泊,不知道应该从于哪个诸侯门下效力,却因为在适当的时候,向适当的人物显示了自己的实力,所以脱颖而出,成为三国历史上的一代名将,他就是赵云,浙江常山人氏,虽然很多故事和传说,并没有告诉我们他是怎么学到那一身的强悍本领的(除了单机游戏《赵云传》),但是至少也向我们显示了当时乱世时期,小人物的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要么被永远地踏下去,成为别人往上爬的垫脚石,而自己永远不为人所知,就好象三国时期的很多人一样;要么就把握住难得的机会,展示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非凡的作战和指挥才能,再踏着别人的尸体往上爬,从而成为自己领导的赏识对象,并委以重任,最终成为了三国时期的一代名人,比如赵云赵子龙!或许很多关于赵云的电影电视剧里有夸张的成分,但是那也是因为电影里必然会有的艺术加工手段而已。而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出名了的赵云,其实很多时候是活在自己的威名之下,因为几乎谁也没见过他的厉害——当时的《三国演义》里,主线是曹操与袁绍之间的生死决战,甚至连公孙瓒的灭亡都几乎没说的,赵云还怎么展示自己?而当后来终于说到赵子龙将军的威名的时候,就不得不说起他最辉煌的成名一战——长坂坡之战,他终于亮出了自己锋利的宝剑,向刘备和曹操显示了自己强悍的实力,如果说之前他仅仅是依靠救下公孙瓒、寻找到一个比较可靠的主公的话,那么他在投靠刘备以后,于长坂坡独身一人闯进曹军包围圈,救下阿斗,与曹军血战,甚至险些冲击曹操的中军帐,连同曹操本人一起收拾掉,但是实际上却是故意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策略之战,用这样的方法故意绞乱曹军包围圈,从而为自己顺利突围创造机会。实际上大家自己都可以想明白:不如果仅仅靠赵云一人,就算再怎么拥有“万人敌”的实力,就曹军那种“人海战术”,那么十几万人,如果真是把赵云包围在中心,采用车轮战术轮番陪他玩,就算不能把他活捉,累都要把他累死!更何况赵云之所以出入曹军大营那么多次,没受什么伤,仅仅是全身上下和战马都溅满了敌人的鲜血,还不是因为曹操太爱惜赵云之才,渴望活捉他,从而下了一道连张辽、夏侯惇等实际上威名和实力都远在赵云之上的著名战将,都觉得难完成的命令——“谁能与我拿下,而不能伤他一根汗毛?”否则曹操真的下死手,命令当时早已经布置在大帐周围的弓箭手万箭齐发,估计十个赵子龙都连同背上的刘禅都已经被射成刺猬了!哪儿还有今天我们说的赵将军事迹?而同样也是因为这一事迹,让刘备看到了自己阵营这样勇猛的战将而兴奋不已,此后进入益州、建立蜀汉政权以后没多久就册封其为“五虎上将”之一,同时也让敌对阵营的曹操也看到了赵云的巨大威胁,可以说这个忠勇强大而又很会动脑筋的赵子龙,远比太讲究义气而又傲慢无礼的关羽关云长、有勇无谋的张飞张翼德、虽猛但是已经老迈的黄忠和终生守护西部地带的马超要强悍的多,甚至此后的赵云成为了独木支撑蜀汉政权的定国神柱,这,既是他的荣耀也是他的悲哀,因为就在野心勃勃的曹操背后,一个野心勃勃的人物同样也看到了他的威胁,他就是连曹操都已经意识到危险了的司马懿……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