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黄权传》:鲁已还南郑,北降曹公,然卒破杜濩、朴胡,杀夏侯渊,据汉中,皆权本谋也。 从这条记载我们可以排除朴胡、杜濩遥领太守的可能,此二人的确到了巴东和巴西上任,并且被杀。可见在此之前这二人控制了巴西东北部地区,恐怕汉昌也不再是刘璋所控制的了。 《三国志·张郃传》:郃别督诸军,降巴东、巴西二郡,徙其民於汉中。进军宕渠,为备将张飞所拒,引还南郑。 《三国志·先主传》:先主令张飞进兵宕渠,与郃等战於瓦口,破郃等,〔郃〕收兵还南郑。先主亦还成都。 《三国志·张飞传》:郃别督诸军下巴西,欲徙其民於汉中,进军宕渠、蒙头、荡石,与飞相拒五十余日。飞率精卒万余人,从他道邀郃军交战,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郃。郃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余人从间道退,引军还南郑,巴土获安。 张郃可以直入巴西宕渠,可见宕渠已经是刘备控制区域的边界,也就是说宕渠以北在此战之前都非刘备所控制,也就是说张飞入蜀的时候并没有收复这附近的地区。 宕渠也不在阆水之上,但可以确定此战之前已经控制。可能是张飞入蜀的时候分兵取宕渠,也可能是平定成都之后再去平定宕渠。 综上所述,张飞的进军路线是从江州北上垫江,正要进军巴西的时候,得知张裔率军来抵抗,又跟诸葛亮破张裔,然后继续北上,先后平安汉,充国,以及巴西郡治阆中。宕渠是分兵或者入成都之后取得的。在与张郃交战之前,刘备军团之控制了巴西上述地区。 问题五,赵云从洛水还是外水平定犍为。 赵云在江州与张飞和诸葛亮分别,沿外水至江阳,并且平定江阳,这过程都没有什么值得质疑的。但到了江阳后,赵云面临两个选择。 《水经注·江水》:(洛水)又东迳资中县,又迳汉安县,谓之绵水也。 赵云沿洛水而上就可以到达法正所说的资中县,而沿外水而上也可以到达犍为县。这里我们又要分析法正的信。 《三国志·法正传》:空尔相守,犹不相堪,今张益德数万之众,已定巴东,入犍为界,分平资中、德阳,三邈道侵,将何以御之?本为明将军计者,必谓此军县远无粮,馈运不及,兵少无继。今荆州道通,众数十倍,加孙车骑遣弟及李异、甘宁等为其后继。若争客主之势,以土地相胜者,今此全有巴东,广汉、犍为,过半已定,巴西一郡,复非明将军之有也。 先要强调一下此信的政治背景,此时法正已经在刘备麾下,法正所说的事情都已经发生,否则赵云进军资中,诸葛亮进军德阳就是军事秘密,法正是不会告诉刘璋的。 从此信给出的信息来看,我更倾向于赵云走的是洛水,原因如下。 赵云到达资中和诸葛亮到达德阳的时间应该是差不多的,我们知道德阳离江州并不远,仅仅隔着垫江一县,而资中离江州并不近,首先隔着江阳郡,按照水路估算,从江州到资中大概是从江州到德阳的两倍路程,而且必须强调的是,这里按照比较近的洛水算,沿外水而上根本无法通过水路到达资中。所以地理位置告诉我们赵云更可能走洛水。 另外我们必需解释“今此全有巴东,广汉、犍为,过半已定,巴西一郡,复非明将军之有也”,如果赵云沿洛水先到资中,则不可能在平定资中之前,就平定犍为郡过半。我认为“巴东,广汉、犍为,过半已定”是指这三个郡本来是刘璋完全控制的,但现在加起来过半已被刘备军所已定,巴东更是已经全境被平定,而赵云和诸葛亮分别进入犍为和广汉,当然刘备也在广汉。所以这里并不是说赵云已经平定了大半个犍为,赵云只是刚“入犍为界”。 综上所述,赵云的进军路线是在江阳沿洛水而上,先后平定沿岸的汉安,资中,牛鞞,再向西去犍为郡治武阳,最后和刘备、张飞、诸葛亮合围成都。与张飞一样,赵云未必本人在入成都之前就平定了犍为所有县城,例如犍为南部的南安和僰道可能是入成都后才取得的。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