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姬是个愚蠢的女人,不!应该说她过于忠实自己的感情,是一个老实的女人。 “不行,为什么我必须照顾其他女人生的孩子?我办不到。” 栗姬拒绝了。 听后,景帝在床上就大动肝火。 一直在密切观察景帝动态的王夫人娡想:机会终于来了! 她作出这种判断。 她所采取的行动是唆使大臣向皇帝奏言将栗姬立为皇后。 这是先下手为强,有预谋的布局。 也就是帝王之言,驷马难追。 在公众面前,天子之言是不能撤回的。当时景帝对栗姬正在气头上,这种时候如提出立栗姬为皇后一事,不用说立即会遭到景帝的拒绝。一旦在公开场合被拒绝,那栗姬将永远失去升为皇后的机会。 掌管典礼的叫大行的大臣向皇帝奏本:子以母为贵,母以子为贵。今太子母无后,宜立为皇后。 结果不出王夫人所料,不!应说大大超出预料。 “这岂是汝辈所当言!” 景帝怒发冲冠。 最为可怜的是大行,因僭越之罪遭诛杀。 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景帝作出决定:“如皇太子之母不能成为皇后,就应废除皇太子。” 于是,景帝废除栗姬所生之子荣的皇太子地位,降格为普通王子,这就是临江王。 栗姬对此虽进行了激烈地歇斯底里地反抗,但景帝却置之不理。不久栗姬死去,人们谣传她因悲愤而死。 栗姬死后,景帝立王夫人娡为皇后,立其子彻为皇太子。 彻当时年仅七岁,在景帝13个儿子中排行第九位。——他就是武帝。 由馆陶公主和王夫人娡合演的战术取得彻底的胜利。 宋代的吕祖谦对这一事件评论道: “利之所激深宫之女皆仪秦也。” 所谓仪秦,是指战国时代的大谋略家,即提倡连横的张仪和主张合纵的苏秦。 阿娇成为皇太子妃之事,不言而喻。 有“金屋藏娇”这个成语。 “如果我娶阿娇,要造一间很大的金屋,把她放进去。” 这是年幼的武帝去长公主家玩耍时说的话。 可是,他们的婚姻却没有令人向往的童谣般浪漫结局。 女人之间激烈的竞争,事实上竟将两个年幼的孩子卷进漩涡。 “上(武帝)之得为嗣,大长公主有力焉。” 司马迁也这么认为。 武帝具有“雄才大略”,然而这种雄才大略也只有成为皇帝后才能发挥出来。如果只是原来的胶东王,恐怕只能在领地内狩猎逐兔虚度一生。吴楚七国之乱后,作为地方诸侯,领地不仅被削减,还得接受从中央政府派来官员的严格监督,什么大事也做不了。即使武帝再有才能,充其量也就是振兴地方产业。 为龙凤开辟道路的是时代,龙凤之雏却如此这般从女流裙钗下诞生。 从王夫人和长公主的事迹中,我感到了采桑少女罗敷的机智。在她们英勇搏斗的形象中似乎有共同的东西,也许为获得利益,也许为保持贞节,尽管目的不一样。 然而,在那些深宫女流阴谋家身上,丝毫也没有田园罗敷那种即兴幽默和健康的清新气息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