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季布一诺千金的美名是策划出来的

2014-6-17 17:04| 发布者: 三国文化博览| 查看: 570| 评论: 0

摘要:   季布是楚汉战争时期的名人,是项羽手下五大将之一。他的老家是楚地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年轻的时候就好逞意气,专爱打抱不平,在当地很是有一番名气。投奔项羽以后,项羽派他率领军队,多次将刘邦的军队打得 ...

  季布是楚汉战争时期的名人,是项羽手下五大将之一。他的老家是楚地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年轻的时候就好逞意气,专爱打抱不平,在当地很是有一番名气。投奔项羽以后,项羽派他率领军队,多次将刘邦的军队打得大败,这让刘邦很是头痛。项羽兵败自杀以后,刘邦曾经出千金悬赏捉拿他,同时下令,有谁胆敢窝藏此人,就将谁灭三族。可见这个人让刘邦是既恨又怕。然而,这个人更大的名气不是在军事上让刘邦困窘,而是重诺言守信用,也就是答应人家的事情一定要兑现。有一句成语叫做“一诺千金”,指的就是这个季布。

  在古代,一个人的名声好坏,知道的也不过是周边几人几十人,最多也不过是几百人,其他人知道另外一个人,都是靠口口相传,季布一诺千金的美名在梁、楚之地很盛,甚至在全国都很有名气,这一切他是怎样做到的呢?或者说,季布一诺千金的美名真的是自己挣来的吗?在《史记》当中,自始至终都为项羽集团的人能被立传的一个也没有,连范增也不例外,季布却被立传。当然,季布能被立传不是因为他对刘邦有什么恩德,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重诺守信的名气。但是,我们除了知道季布“一诺千金”之外,并不知道他究竟做了一些什么值得书写的大事情。可见,他所做的都是一些寻常事,并不值得大书特书。也就是说,他的这个一诺千金的美名并不是自己挣来的,而是有一个人在专门为他策划推销,如果没有这个人,也许有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还有季布这个人。这个人就是曹丘。由于他的奔走游说,季布这个人也就被人重视起来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曹丘在为季布策划推销,也就是说,季布重诺守信的形象,有很大的塑造成分。当然,古代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策划推销概念,我们姑且称之为原始的策划推销吧!

  刘邦当皇帝后追捕项羽的部众,季布被列为重点对象,季布只能是躲藏起来。他先是躲藏在濮阳一个姓周的人家里。周家说,追捕的人很快就要来了,您如果愿意听从我的话,我就给您出个主意;如果不能,那我情愿先自杀。这个周家一定也是一个侠客,他不能出卖前来投靠自己的人,如果那样,他将被侠士们所不齿。但是,他又没有能力保护季布,只能是将季布送给一个更有能力保护他的人。季布同意后,周家便把季布的头发剃掉,用铁箍束住他的脖子,穿上粗布衣服,把他放在运货的车里,也就是把他打扮成一个奴隶的样子,然后和另外几十个奴仆一起卖给了大侠客朱家。朱家心里知道这个人是季布,便买下来安置在田间劳作。他告诫自己的儿子,说:“田间耕作的事情,都要听从这个人的吩咐,要他和你吃一样的饭食。”然后他到洛阳见了汝阴侯夏侯婴。经过夏侯婴的讲清,刘邦赦免了季布。

  刘邦时期,季布担任郎中;汉惠帝时期,季布担任中郎将;到汉文帝的时候,季布担任河东郡守。

  不过,这个朱家救了季布以后,却再也没有和他见面。为季布推销守信用重诺言的是一个叫曹丘的人。

  曹丘是楚地人,属于说客一类人物,多次借重权势获得钱财。这个曹丘还和窦长君有交往。窦长君是汉文帝刘恒皇后窦皇后的哥哥,也就是正得势的皇亲国戚。季布知道后,就写了一封信给窦长君,说:“我听说曹丘这人并不是一个厚道人,请您不要和他来往。”后来,曹丘要回家乡,想要窦长君写一封信介绍他去见季布,窦长君说:“季布将军不喜欢您,您还是不要去了。”曹丘坚决恳请窦长君写信,窦长君还是给他写了。曹丘先派人把窦长君的信送给季布,季布接信后勃然大怒,等待着曹丘的到来。曹丘到来后,对季布作了一揖,然后就说:“楚人有谚语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您为什么能在梁、楚一代获得这样美好的声誉呢?这都是由于我在为您到处宣扬。您的名字天下人都知道,难道我对您的作用还不重要吗?再说,我是楚人,您也是楚人,您为什么这样坚决地拒绝我呢!”季布于是转怒为喜,留下曹丘住了一段时间,把他当做上宾,送给他丰厚的礼物。

  看起来,这甜言蜜语是最为厉害的武器,连季布这样经过各种生死考验的人也无力抵抗。

12下一页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5-8-2 03:35 , Processed in 0.44181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