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华夏英雄榜·大唐】凌烟阁驸马英雄——柴绍(持续更新)

2014-6-2 00:19| 发布者: rex| 查看: 4003| 评论: 332|原作者: 离爨

摘要: 柴绍,字嗣昌。晋州临汾(今山西临汾)人。在旧时候的评书演义中,他是瓦岗结盟兄弟之一,在李渊被劫杀时,秦琼相救,后来途经一座寺庙,柴绍便收留了他,当时李渊一看,觉得他非比常人,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当 ...
最近4.0终于接近尾声了,稍微腾出手来,于是便应@muyang @白愁飞 之盛请,写下这篇柴绍的文章吧,以后看时间和精力吧,有机会的话也写其它华夏历史的英雄人物。(先弄好三国版块的略说先)这篇文章持续更新吧,一边想一边写。

前言:论述演义中柴嗣昌
(这段只是快速地引述演义,大家如果没看过演义,看起来一头雾水的,就直接跳过吧,直接看下面第一节)

柴绍,字嗣昌。晋州临汾(今山西临汾)人。在旧时候的评书演义中,他是瓦岗结盟兄弟之一,在李渊被劫杀时,秦琼相救,后来途经一座寺庙,柴绍便收留了他,当时李渊一看,觉得他非比常人,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当时全家还在逃难呢),这位女儿评书没怎么说,既没有写出才艺十足,也没有写道武艺高强,总之就是一提,再没出现(相比之下,虚构的黑白夫人、樊梨花知名度比她高多了,但其实论武功,这位妻子哪能小看,后文讲到),然后让他继续留在寺庙跟师父学习,说以后需要帮助,就找他帮忙(差不多评书都这个情景吧)

后来,秦琼不是做了唐壁的手下嘛,然后有一次押送钱财上长安,途中再次碰到柴绍,之后的事情熟悉评书的朋友都知道,打死了宇文智及,两个人就都逃命吧,然后评书就写了秦琼潜伏到杨林麾下,后来母亲过寿,为了拜寿,柴绍特地前来。再后来因为程咬金被捕,柴绍与秦琼、单雄信等人结义,然后大闹济南,夺下瓦岗的故事。柴绍因为怕牵连李渊,选择回到太原。直到李世民起兵,柴绍再次出现,但主角的光环无论怎么说,肯定都是秦琼、李世民、罗成(罗士信)这一群人的了。

以上说的都是评书演义的柴绍,实际上,在众多隋唐小说中,除了人名基本是正确的,故事全都是与历史不符合的。那么真实的柴绍是如何的了,我们慢慢来讲:
12345下一页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离爨 2014-6-1 01:10
本帖最后由 离爨 于 2014-6-3 14:19 编辑

一、武门之后,少有刚勇

柴绍,是一个大家族的后代(当时社会背景造就的吧,这里不讨论)。他的祖父,叫做柴烈,是北周的骠骑大将军,封冠军县公。北周灭亡之后,他的家族没有没落,他的父亲,叫做柴慎,为隋太子右内率(就是一个四品官,中等的官位吧,掌管宫禁以内侍卫,供奉兵仗之类的。隋朝时特有的)。可见,他的家族都是鼎鼎盛名,柴绍出身在这样一个将门家庭,史书记载他自幼便“趫捷有勇力”,也就是行动非常敏捷,而且十分有力气(这个“趫”就是三国杀界限突破公孙瓒的技能那个字,读qiao,阳平,敏捷的意思),柴绍青年时期,热血沸腾,因此以抑强扶弱,当时闻名于天下。闻名到什程度呢?少年时便当了隋朝元德太子(隋炀帝长子)的千牛备身(陪伴)。这厉害不厉害!同朝的李渊看上了柴慎这位公子,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柴绍,所谓巾帼配豪杰。而柴绍应该是十分感激李渊的,总之,少年时代的他,就锋芒毕露,有一时的盛名。

附上《旧唐书·柴绍传》这一部分给大家一阅:

柴绍,字嗣昌,晋州临汾人也。祖烈,周骠骑大将军,历遂、梁二州刺史,封冠军县公。父慎,隋太子右内率,封钜鹿郡公。绍幼趫捷有勇力,任侠闻于关中。少补隋元德太子千牛备身。高祖微时,妻之以女,即平阳公主也。

译文:(选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二十四史全译》)

柴绍译文001.jpg

《新唐书·柴绍传》:

柴绍,字嗣昌,晋州临汾人。幼矫悍,有武力,以任侠闻。补隋太子千牛备身。高祖妻以平阳公主。

译文:

柴绍译文005.jpg

引用 muyang 2014-6-1 09:32
感谢先生的辛苦。评书中的还是和电视剧的不一样啊,关于唐的电视剧前期演的柴绍好像很少,原来评书描写的多....
引用 muyang 2014-6-1 09:36
离爨 发表于 2014-6-1 01:10
一、武门之后,少有刚勇

柴绍,是一个大家族的后代(当时社会背景造就的吧,这里不讨论)。他的祖父,叫 ...

李渊真是可以啊,直接把女儿嫁给他了,好远见啊....那当时他和他爸是不是都在以后为李渊效力啊?
引用 白愁飞 2014-6-1 12:27
原来他还是将门之后吖~还以为是一个富家子呢~
引用 离爨 2014-6-1 12:44
muyang 发表于 2014-6-1 09:36
李渊真是可以啊,直接把女儿嫁给他了,好远见啊....那当时他和他爸是不是都在以后为李渊效力啊?

李家与柴家世代为官,是好友关系,那个年代这种选择不奇怪,另外李渊是看上他那种行侠仗义而有好名声的资源,所以会一早就把女儿嫁给他。
引用 温县司马懿 2014-6-1 13:25
做个笔记吧,试着翻译下这段。
柴绍,字嗣昌,晋州临汾人也。祖烈,周骠骑大将军,历遂、梁二州刺史,封冠军县公。父慎,隋太子右内率,封钜鹿郡公。绍幼趫捷有勇力,任侠闻于关中。少补隋元德太子千牛备身。高祖微时,妻之以女,即平阳公主也。


柴绍,字嗣昌,是晋州临汾人。(绍有继承的意思,嗣也是继承之意,名和字大约是寄托家族昌盛的希望)。

祖父柴烈,是北周的骠骑大将军,曾经担任过遂州和梁州的刺史,被封为冠军县公。(魏晋时分五等爵,分郡公、县公、大国侯、次国侯、大国伯、次国伯、大国子、次国子、大国男、次国男十级。北周时增设国公,县公成为公爵的第三等。李渊曾封唐国公)

父亲柴慎,是隋朝的太子右内率(隋文帝置太子左右内率,正四品。掌宫禁以内侍卫,供奉兵仗,官属较左右卫等少,领千牛备身、备身左右、备身等侍卫人员。炀帝降左右内率为正五品。),被封为钜鹿郡公(郡公是公爵的第二等)

柴绍幼年时就敏捷有力,以侠义在关中一带出名。少年时补任元德太子的千牛备身(千牛备身是禁卫武官。柴绍父亲柴慎就是掌宫禁以内侍卫,柴绍少年时补为千牛备身,倒是很合理)

高祖(李渊)还未显达的时候,把女儿嫁给了他,也就是后来的平阳公主。(李渊此时任何职?李渊出身于北周贵族,柴氏在北周也是家族显赫,两家或许早有交情?)


引用 首哥 2014-6-1 13:25
看过大唐双龙传的,没人不烦他
引用 muyang 2014-6-1 13:57
离爨 发表于 2014-6-1 12:44
李家与柴家世代为官,是好友关系,那个年代这种选择不奇怪,另外李渊是看上他那种行侠仗义而有好名声的资 ...

哦,是这样。嗯知道了...
引用 温县司马懿 2014-6-1 14:00
看标题您是打算出一个凌烟阁系列么?
引用 离爨 2014-6-1 14:01
温县司马懿 发表于 2014-6-1 14:00
看标题您是打算出一个凌烟阁系列么?

先说唐朝的,以后有机会整个中华历史讲吧。不过先更完略说的文章先。
引用 温县司马懿 2014-6-1 14:02
离爨 发表于 2014-6-1 14:01
先说唐朝的,以后有机会整个中华历史讲吧。不过先更完略说的文章先。

说实话我觉得略说的价值没有这篇大(纯属个人感觉)
引用 离爨 2014-6-1 14:04
温县司马懿 发表于 2014-6-1 14:02
说实话我觉得略说的价值没有这篇大(纯属个人感觉)

嗯,略说是当时rex请我归总三国人物的一篇文章而已,我并没有打算写得很好,那个略说后面的话,也是边想边写的。
引用 温县司马懿 2014-6-1 14:09
离爨 发表于 2014-6-1 14:04
嗯,略说是当时rex请我归总三国人物的一篇文章而已,我并没有打算写得很好,那个略说后面的话,也是边想边 ...

哦。总之这边的您更新的我有空就一直追了,正好自己翻译练着玩玩。
引用 离爨 2014-6-1 14:11
温县司马懿 发表于 2014-6-1 14:09
哦。总之这边的您更新的我有空就一直追了,正好自己翻译练着玩玩。

嗯,感谢您的支持。这个整个人物更新会无边境的,总之从夏到宋(元明我不熟,就算了)的知名人物都会写写的,但是时间跨越度就长了,这个是细说,那个是略说。
引用 温县司马懿 2014-6-1 14:13
离爨 发表于 2014-6-1 14:11
嗯,感谢您的支持。这个整个人物更新会无边境的,总之从夏到宋(元明我不熟,就算了)的知名人物都会写写 ...

嗯,我打算就靠您的细说补历史了。
引用 温县司马懿 2014-6-1 20:43

有个不情之请,若要放译文的话能不能更新下一段的时候再放上一次的译文?
我是挺容易被别人的观点影响的,自己翻译的时候会比较容易想起一些问题或者随时有一些想法我也就顺手写出来了。
引用 rex 2014-6-2 00:13
先生功德无量啊,这样的文章非常有价值,许多朋友都会通过这学到知识,我个人也非常喜欢,希望先生能坚持更新下去。谢谢!
引用 离爨 2014-6-2 01:24
本帖最后由 离爨 于 2014-6-3 14:21 编辑

二、岳父起兵,与妻别离

昨天说到,柴绍少年时代,已经是一位锋芒毕露的少年了,唐高祖李渊看上了他,把自己女儿嫁给了他。这个时候还是盛世时期,柴绍就以这种任侠放荡的行为度过了他的少年时期。

不久,就是隋炀帝即位,隋炀帝大家都认识,这位皇帝不好评说。不过他在位时,各地都有造反就是了。当时李渊已经身处山西太原,他这位驸马嘛,因为是太子的千牛备身嘛,所以就留在了长安,没有跟着岳父回去太原。而此时呢,隋炀帝去江都游玩去了,李渊便趁此时拉起反旗。造反嘛,人一定要多。于是,李渊便秘密的送信给这位驸马,跟他说:“我现在呢,准备要举义旗,推翻暴政,希望您吶,祝我一臂之力,好歹我们是一家人嘛,您的父亲与我是至交,这个忙无论如何您都帮帮。”

柴绍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临走之前,他担忧了。他跟他的妻子说:“您父亲呢,现在准备要‘举义旗’(就是造反),扫干净天下的危难之处。我呢,受您父亲看得起,准备去帮他。我们一起去是不行的呀。现在外面乱七八糟,巡逻的保安肯定很多。他看到我们一家子出城远去,肯定会怀疑的,那时候还没帮忙就死在半路怎么行。我一个人去又不放心您呀!我去造反了,您一个人留在长安,那些隋朝守将知道了,不把您拿去归案吗。这就留下后患了呀!哎呀,我应该怎么办呢?”

平阳公主(那时还没封为平阳公主)笑着说:“您就快点去吧,我一个妇人,要逃走很容易的,随便混在一堆逃难的百姓丛中,就可以躲藏出城了吧。况且,我还有其它一些事情要办呢!(当别自为计矣。)”这句话前半句安慰了柴绍,最后一句可了不得,她有自己的计划,什么计划呢?我们后面再说,总之就是惊动隋朝的计划。不管如何,柴绍没听出来,他安心上路了,他应该明白自己这位妻子智谋超群,不会出事的。那么柴绍在去太原的路上会碰到什么情况呢?我们明天再说。

今天这一段《旧唐书·柴绍传》原文(就一句话):

义旗建,绍自京间路趣太原。

《旧唐书·平阳公主传》原文:

义兵将起,公主与绍并在长安,遣使密召之。绍谓公主曰:「尊公将扫清多难,绍欲迎接义旗;同去则不可,独行恐罹后患,为计若何?」公主曰:「君宜速去。我一妇人,临时易可藏隐,当别自为计矣。」


翻译:

柴绍、平阳公主译文002.jpg

《新唐书·柴绍传》原文:

将起兵,绍走间道迎谒。


《新唐书·平阳公主传》原文:

初,高祖兵兴,主居长安,绍曰:「尊公将以兵清京师,我欲往,恐不能偕,奈何?」主曰:「公行矣,我自为计。」

译文:

柴绍译文005.jpg
引用 温县司马懿 2014-6-2 01:45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4-6-2 01:47 编辑

继续来做笔记。

《旧唐书·柴绍传》:
义旗建,绍自京间路趣太原。

义旗建应该是指李渊起兵。
绍自京间路趣太原。柴绍从京城走小路奔赴太原。(间路应该是指偏僻的小路,“趣”我猜同“趋”,奔赴的意思

《旧唐书·平阳公主传》原文:
义兵将起,公主与绍并在长安,遣使密召之。绍谓公主曰:「尊公将扫清多难,绍欲迎接义旗;同去则不可,独行恐罹后患,为计若何?」公主曰:「君宜速去。我一妇人,临时易可藏隐,当别自为计矣。」绍即间行赴太原。


李渊即将举兵,(当时)平阳公主和柴绍一同在长安,(李渊)派遣使者秘密召唤他们。柴绍和公主说:“你父亲将要扫清天下的混乱,我想要投奔他,我们一同前往不可以(是害怕全家一起离开容易被察觉?还是觉得带着妇人上路耽误行程?),我独自前往又害怕你遭遇祸患,该怎么办呢?
平阳公主说:你应该赶快离去,我一个妇人,到时候容易藏匿,你该和我分别,我自有办法。柴绍于是悄悄奔赴太原。

柴绍传的说法似乎是李渊起兵之后,柴绍归附。而平阳公主传的说法则是李渊将要起兵,但还没有公开的时候,便派遣使者前来秘密通知柴绍和平阳公主前往太原。看起来应该后一种情况更合理些。是柴绍传省略,还是我理解错了“义旗建”的意思?

从平阳公主的回答,这位公主看来也很有谋略。


查看全部评论(332)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5-8-2 03:32 , Processed in 0.23301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