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张姓文武楼

2014-5-28 09:27| 发布者: rex| 查看: 413| 评论: 68|原作者: 对酒当歌

摘要: 三国时期,张姓文武实在太多了(时间范围:三国演义涉及的时间段),特开此贴给张姓文武将盖楼(事先申明,我不姓张,哈哈……),大家可以一道参与盖楼,尽量不要回复无关内容,多谢合作!
        三国时期,张姓文武实在太多了(时间范围:三国演义涉及的时间段),特开此贴给张姓文武将盖楼(事先申明,我不姓张,哈哈……),大家可以一道参与盖楼,尽量不要回复无关内容,多谢合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对酒当歌 2014-4-30 19:35
本帖最后由 对酒当歌 于 2014-4-30 19:42 编辑

第一将 蜀五虎大将 张飞
948bcfc8bf0444557e3e6f61.jpg

        张飞,身高八尺,字翼德。专用兵器:丈八蛇矛。认识刘备,关羽之前,以屠宰猪羊为生,是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的老三。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操一员大将五千精骑和八十万大军。入川义释严颜,分定州县,率精兵击败张郃大军。刘备称汉中王后,拜为右将军,称帝后,拜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为夺回荆州,同刘备起兵攻伐东吴,同年六月,张飞被部将范强(《三国演义》中误写作范疆,之所以会写错是因为强的异体字写作强,强与疆很像)、张达刺杀。
      张飞为人勇猛,曾率二十骑兵于长坂坡吓退曹军。而且书法不错,擅画美人,现今仍有其墨宝、画像留下。张飞对有学问的人很礼遇,如刘巴初降,张飞立即到其家拜访,但刘巴没有和他说过一句话,张飞虽然气愤,但没有抱怨说一句。张飞也惜英雄重英雄,如捉到严颜时,严颜宁死不屈,张飞敬重其为人,将严颜待为宾客。可是张飞脾气暴躁,对士兵非常严厉。刘备时常劝张飞:“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意思是:“你用刑太严,甚至有时杀错人,又每日鞭打犯错误的军官,打完之后又把这些人安排在身边,一点防备也没有,这样下去必然会惹祸上身。”但张飞始终没有醒悟,被刘备不幸言中。 所以当张飞在阆中被部下杀死,刘备听说张飞的军营都督有紧急事情上报时,就猜到是什么事情了。刘备说:“噫,飞死矣!”

引用 对酒当歌 2014-4-30 19:41
第二将 魏五子良将 张辽
d15717245cec446bd5074212.jpg

      张辽(169—222)字文远,汉族,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城区大夫庄)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官至前将军、征东将军、晋阳侯。后人将他与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并称为曹魏的“五子良将”。
      张辽,本聂壹之后,为避灾祸改姓张。三国时期魏国名将。昔从属丁原、董卓、吕布。及吕布败亡,归曹操。为中郎将,赐爵关内侯。辽随曹军征讨,战功累累。与关羽同解白马围,降昌豨于东海,攻袁尚于邺城,率先锋斩乌丸单于蹋顿于白狼山,又讨平梅成、陈兰等贼寇。曹操赤壁败退,独任张辽引李典、乐进等守合肥,以御孙权。后孙权引军入寇,张辽率队迎击,以八百之众袭孙权先锋,挫其锐气,放冷箭暗射勇将太史慈,后孙权军感染瘟疫,敌军十万退却,追击时,差点活捉孙权,威震敌国,名扬天下,拜为征东将军。曹丕践祚,仍令张辽守御孙权。黄初二年,张辽屯雍丘,染病。张辽大病期间,孙权尚不敢与其一战。吴国有小孩哭声不止,其母言:“张辽来了”,孩童即无再啼。黄初三年,抱病退吴将吕范。辽病笃,卒于江都,谥刚侯。卒年五十四岁。
     

引用 对酒当歌 2014-4-30 19:44
第三将 魏五子良将 张颌
2f9cbdcccc63392100e92849.jpg

      张郃(?-231年),字儁乂,河间鄚人。东汉末,应募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后属冀州牧韩馥为军司马。初平二年(191),袁绍取冀州,张郃率兵投归,任校尉。后因拒幽州割据势力公孙瓒有功,升宁国中郎将。建安五年(200),官渡之战中,建议袁绍派重兵增援乌巢未被采纳。袁军因而大败。张郃反遭诬陷,愤而投奔曹操,任偏将军。此后,随曹操攻乌桓,破马超,降张鲁,屡建战功。继与都护将军夏侯渊留守汉中。建安二十年(215),率军进攻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被蜀将张飞击败。后任荡寇将军。建安二十四年(219)正月,从夏侯渊迎战刘备军于定军山(今陕西勉县南),当夏侯渊战死,全军面临覆没之际,张郃代帅,率部安全撤退。后屯陈仓(今宝鸡东)。曹丕称帝后,升左将军,封鄚侯,奉命从曹真击平安定(郡治今甘肃泾川北)胡羌,后与夏侯尚围攻江陵(今属湖北荆沙)。魏太和二年(228)春,随曹真西拒诸葛亮,张郃领兵5万,与蜀军前锋马谡战于街亭(今甘肃天水东南,一说今张家川北),先将蜀军围困,绝其汲道,使其饥渴混乱,尔后督军攻击,大败蜀军,迫其退回汉中。因功升征西车骑将军。太和五年(231)六月,领兵追击蜀军,至木门(今天水南)遇诸葛亮伏兵,中箭亡。张郃戎马一生40余载,被称为曹魏五大良将之一。以用兵巧变著称,又善列营阵,长于利用地形。

引用 对酒当歌 2014-4-30 19:48
第四将 张昭
b3f6cea2bb2a9488caefd021.jpg

      张昭少时好学,博览群书。二十岁时拒绝应试孝廉而与名士王朗等人讨论时事,深受陈琳赏识。结交推荐诸葛瑾等人才。东汉末年张昭避乱扬州。孙策举事时,张昭出任长史、抚军中郎将。孙策器重张昭,有关文武之事均由张昭办理。 孙策死时将孙权托付给张昭,张昭则尽力辅佐孙权,迅速稳定了民心士气。张昭敢于直言谏议,曾因违背孙权意愿而一度不让他朝见。孙权称帝之后,张昭因年老多病而辞官,著有《论语注》。嘉禾五年(236),张昭去世。孙权素服吊唁。

历史评价
      陈寿:①张昭受遗辅佐,功勋克举,忠謇方直,动不为己;而以严见惮,以高见外,既不处宰相,又不登师保,从容闾巷,养老而已,以此明权之不及策也。②昭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于色。      孙权:①孤岂为子布有爱乎?领丞相事烦,而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咎将兴,非所以益之也。②如张公之计,今已乞食矣。③使张公在坐,彼(蜀臣)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④孤与张公言,不敢妄也。。      《江表传》:昭忠謇亮直,有大臣节。      裴松之:臣松之以为张昭劝迎曹公,所存岂不远乎?夫其扬休正色,委质孙氏,诚以厄运初遘,涂炭方始,自策及权,才略足辅,是以尽诚匡弼,以成其业,上籓汉室,下保民物;鼎峙之计,本非其志也。曹公仗顺而起,功以义立,冀以清一诸华,拓平荆郢,大定之机,在于此会。若使昭议获从,则六合为一,岂有兵连祸结,遂为战国之弊哉!虽无功于孙氏,有大当于天下矣。昔窦融归汉,与国升降;张鲁降魏,赏延于世。况权举全吴,望风顺服,宠灵之厚,其可测量哉!然则昭为人谋,岂不忠且正乎!      王朗:张子布,民之望也,北面而相之。     

引用 对酒当歌 2014-4-30 19:50
第五将 张松
8a95ad1c4193999887d6b683.jpg

       张松,刘璋的部下,益州别驾,为人短小,放荡不治节操,然而很有才干;他认为刘璋暗弱,在他手下不足以发挥自己的才能,经常叹息。赤壁之战前夕,张松奉命出使结交曹操,不被礼遇,因此怀恨曹操,劝刘璋改为结交刘备。进而,张松与好友法正一同密谋出卖刘璋,将益州献给刘备,劝说刘璋迎接刘备入蜀。后来,刘备假意离开益州,张松写信劝阻,被兄长张肃发现并告发,被杀。
引用 对酒当歌 2014-4-30 19:53
第六将 张任
503d269759ee3d6d3295745741166d224e4a20a44723fee7.jpg

      张任是益州蜀郡人,出生于贫寒家庭,但张任自少就胆大勇敢,为人有志向节气。后出仕益州,官任从事。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末,刘备率众进攻益州牧刘璋,占据涪城。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刘璋派遣张任、刘璝、冷苞、邓贤等率兵在涪县一带与刘备军交战,但皆被刘备击败,张任等退守绵竹。
      刘备率军进逼绵竹,刘璋派遣护军李严督绵竹诸军抵挡刘备,但李严却率领部下投降刘备,绵竹失守。张任与刘璝退至雒城,与刘璋之子刘循共同在此抵御刘备的进攻。其年夏,刘备进军包围雒县,张任勒兵战于雁桥,却战败被擒。刘备听闻张任之忠勇,令军士劝降张任,张任厉声答道:“老臣我终究是不会侍奉二主的。”于是被杀,刘备为之叹息。

引用 对酒当歌 2014-4-30 19:56
第七将 黄巾起义领袖  张角
6c224f4a20a446238a0723129822720e0df3d7ca7acbf7cd.jpg

      张角(?-184年),钜鹿(治今河北巨鹿)人。中国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黄巾军”的领袖,太平道的创始人。他因得到道士于吉等人所传《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遂以宗教救世为己任,利用其中的某些宗教观念和社会政治思想,组织群众,约于灵帝建宁(168-172)初传道。中平元年(184),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自称“天公将军”,率领群众发动起义,史称“黄巾起义”。不久张角病死,起义军也很快被汉朝所镇压。
张角是中国东汉时期(约公元2世纪)人,早期道教派别太平道的创始人。他与两个兄弟张宝、张梁三人都信奉道教。
  东汉末年他们兄弟三人创立了太平道这一组织,主要受《太平经》的影响,加上早期流行的"黄老"思想,并把这种思想化为自己的教义,广泛向信徒们宣传。太平道的教义宣称在天上有鬼神监视人们的行为,并根据人们行为的善恶来增加或减少他们的寿命,要求人们多行善事,少做坏事。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张角的太平道发展到中国的许多地方,教徒人数达到了几十万。而张角就以教主的身份来布道,据历史记载,他布道的方式主要是以给人治病来扩大影响。张角还自称"大贤良师",把自己看成大众的先觉者。他把全国信徒按照地区,建立了军政合一的组织"方",共设三十六方,各方首领称"渠帅",在民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引用 对酒当歌 2014-5-1 12:14
第八将 小张飞 张苞
faedab64034f78f0a5b80d667b310a55b2191cf7.jpg

      张苞,三国时期蜀汉武将、官员,蜀汉名将张飞的长子。
      历史上对张苞的记载非常少,《三国志·蜀书·张飞传》:“长子苞,早夭。次子绍嗣,官至侍中、尚书仆射。苞子遵为尚书,随诸葛瞻于绵竹,与邓艾战,死。”
      张苞在历史上的事迹不详,但由于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影响,张苞总是以一员不亚于父亲张飞的大将形象出现在后世的文艺作品中。在《三国演义》中他和关羽次子关兴是关系很好的结拜兄弟,两人并称“小关张”。

引用 对酒当歌 2014-5-1 12:19
第九将 军阀 张绣
u=11263439,2824830360&fm=21&gp=0.jpg

       张绣(?—207年),武威祖厉(今甘肃靖远)人。骠骑将军张济的从子。东汉末年割据宛城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初随张济征伐,张济死后与刘表联合。后降曹操,因不满其言行而突袭曹操,复与刘表连和。官渡之战前夕,听从贾诩的建议再次投降曹操,参加官渡之战,官至破羌将军,封宣威侯。在北征乌桓(207年)途中去世(一说为曹丕逼死),谥定侯。

历史评价
      陈寿:“燕、绣、鲁舍群盗,列功臣,去危亡,保宗祀,则于彼为愈焉。”       贾诩:“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军虽新退,曹公必自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彼士亦锐,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

引用 对酒当歌 2014-5-1 12:22
第十将 军阀 张济
d1160924ab18972be5669a76e6cd7b899e510a29.jpg

       张济(?—196年),武威祖厉(今甘肃靖远东南)人。东汉末年割据军阀之一,张绣的叔父,官至骠骑将军、平阳侯。原为董卓部将,董卓被吕布和王允杀害后,张济和李傕一起攻破长安。
       张济,董卓的部下,在诸侯联军伐董卓之际,随董卓、吕布等镇守虎牢关,董卓迁都长安之后,又同李傕、郭汜、樊稠一同镇守郿坞。董卓被杀后,张济等人逃往陕地,得不到赦免,于是采用贾诩之谋,纠集部队一起攻往长安,败吕布,杀王允,占领长安,把持朝政,又击败前来勤王的马腾、韩遂军。因樊稠放走韩遂,李傕于是设宴杀死了樊稠。张济恐惧,接管了樊稠的部队后,外出屯于弘农。

引用 对酒当歌 2014-5-1 12:25
第十一将  张纮
b3fb43166d224f4a18f9b9230bf790529822d19a.jpg

       张纮(151—211年),字子纲,广陵人。东吴谋士,和张昭一起合称“二张”。孙策平定江东时亲自登门邀请,张纮遂出仕为官。后来,张纮被派遣至许都,任命侍御史。但孙权继位时张纮又返回了东吴,任长史之职。张纮后来建议孙权迁都秣陵,孙权正在准备时张纮病逝,其年六十岁。孙权为之流涕。

历史评价
      陈寿:“张纮文理意正,为世令器,孙策待之亚於张昭,诚有以也。”
      孔融:“前劳手笔,多篆书。每举篇见字,欣然独笑,如复睹其人也。 ”
      陈琳:“自仆在河北,与天下隔,此间率少於文章,易为雄伯,故使仆受此过差之谭,非其实也。今景兴在此,足下与子布在彼,所谓小巫见大巫,神气尽矣。”
      孙元晏:东部张公与众殊,共施经略赞全吴。陈琳漫自称雄佰,神气应须怯大巫。

引用 对酒当歌 2014-5-1 12:29
第十二将 张虎
cefc1e178a82b90120216e17728da9773912ef02.jpg

       张虎,生卒年不详,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城区大夫庄)人。张辽之子,三国时期曹魏武将。官至偏将军,封晋阳侯,有一子张统。诸葛亮北伐,曹真以虎为先锋、乐进子乐綝为副先锋,为亮所败。亮与司马懿斗阵,虎更与綝、戴陵陷阵被捉,涂面放归。后虎、綝受懿计,引二千弓弩手伏于渭水浮桥北岸,乱箭射死吴班。亮造木牛流马,虎、綝夺之。司马父子困于上方谷,为虎、綝各引五千兵所救。公孙渊叛,虎又随懿讨之。渊父子出城而逃,为虎等所围擒。

引用 对酒当歌 2014-5-2 10:03
第十三将 黑山军首领 张燕
2cf5e0fe9925bc317c7e4e3a5edf8db1cb137074.jpg

        张燕,本姓褚,生卒年不详,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东汉末黑山军首领。张燕剽捍,敏捷过人,军中称为“飞燕”。官渡之战时投降曹操,被任命为平北将军,封安国亭侯。死后其子张方袭爵。

号称飞燕
       张燕因身轻如燕,又骁勇善战,所以军中都称他为“飞燕”。后来张燕的部队不断壮大,与常山、赵郡、中山、上党、河内等地叛匪互相联络,叛匪中的小头领孙轻、王当等人,都带着部众归附到张燕麾下,张燕部众发展到近百万人,号称“黑山军”。黄河以北的各郡、县都受到侵扰,朝廷却无力派兵围剿。于是,张燕派使者到京城洛阳,上书朝廷请求归降。汉灵帝于是任命张燕为平难中郎将,使他管理黄河以北山区的行政及治安事务,每年可以向朝廷推荐孝廉,并派遣计吏到洛阳去汇报。
引用 对酒当歌 2014-5-2 10:05
第十四将 张翼
4ec2d5628535e5dd9b3a9abd74c6a7efce1b62b9.jpg

        张翼(?-公元264年),字伯恭,益州犍为郡武阳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历任梓潼、广汉、蜀郡三郡太守,出任庲降都督,后随诸葛亮和姜维北伐,官至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初封关内侯,进爵都亭侯。蜀汉灭亡后,魏将钟会密谋造反,成都大乱,张翼亦为乱兵所杀。张翼是蜀汉第三任庲降都督,由于执法严厉,不得南夷欢心。在北伐上,张翼认为国小民疲,不应滥用武力,是蜀汉朝廷当时极少敢当朝和姜维争辩北伐问题的大臣。

历史评价
      时人语曰:"前有王、句,后有张、廖。"
      陈寿:“邓芝坚贞简亮,临官忘家,张翼亢姜维之锐,宗预御孙权之严,咸有可称。”
      常璩:“车骑怏怏,与国安危。”

引用 对酒当歌 2014-5-3 21:58
本帖最后由 对酒当歌 于 2014-5-9 19:22 编辑

第十五将 汉末军阀 张
20130802133804-1323141579.jpg

       张杨(?-198年),字稚叔(同时也有记作“张扬”的情况,以及字也在一些书上记作“雅叔”的情况,袁宏《后汉纪》作张阳),云中(治今山西原平县西南)人,汉末群雄之一。多次迎接献帝,最高职位为大司马。所控制的河内郡兵精粮足,为袁绍、曹操等所唾涎,后为部将杨丑所杀。
        汉大司马、河内太守。以武勇给并州,为武猛从事。灵帝末,并州刺史丁原遣杨将兵诣蹇硕,为假司马。灵帝崩,硕为何进所杀。杨复为进所遣,归本州募兵,得千馀人,因留上党,击山贼。及董卓作乱,杨遂以所将攻上党太守于壶关,不下,略诸县,众至数千人。袁绍至河内,杨与绍合,复与匈奴单于於夫罗屯漳水。单于欲叛,绍、杨不从。单于执杨至黎阳,卓以杨为建义将军、河内太守。天子之在河东,杨将兵至安邑,拜安国将军,封晋阳侯。杨欲迎天子还洛,诸将不听,杨还野王。建安元年,杨奉、董承、韩暹挟天子还旧京,粮乏。杨以粮迎道路,遂至洛阳,还野王。即拜为大司马。杨素与吕布善。太祖之围布,杨欲救之,不能。乃出兵东市,遥为之势。其将杨丑,杀杨以应太祖。

引用 对酒当歌 2014-5-3 22:05
第十六将 黄巾起义领袖 张宝
6159252dd42a2834729305a559b5c9ea14ce36d3d5399f5a.jpg

      张宝(?-184年),张角二弟,钜鹿(今河北平乡)人,东汉末黄巾起义首领。东汉中平元年(184年)随兄起义,被称为“地公将军”。其弟张梁在广宗(今河北威县)战死,张宝被属下严政刺杀。
      张宝,张角之弟,张梁之兄,同兄弟一起发动黄巾起义,于阳城与朱儁军对抗。后刘备兄弟率军前来,帮助朱儁与张宝交战,张宝使用妖术,一度获胜,但不久就被破解,张宝被刘备射伤,逃入阳城坚守。朱儁等加紧围攻,张宝的部下严政刺杀了张宝,献首投降。

引用 对酒当歌 2014-5-3 22:06
第十七将 黄巾起义领袖 张梁
9358d109b3de9c82c4a95e2d6c81800a18d84347.jpg

       张梁(?-184),(袁宏《后汉纪》作张良)钜鹿(治今河北平乡)人,东汉末年黄巾起义首领之一,张角的三弟。中平元年(184)随兄起义,号称“人公将军”。遭到朝廷所派左中郎将皇甫嵩进攻时,他率军在广宗(今河北威县)进行反击。后因警戒疏忽,遭到汉军夜袭,兵败身亡。
       张梁,张角、张宝的弟弟(《九州春秋》言张梁为张宝之兄,袁宏《后汉纪》梁名亦在宝前,然按宝为地公将军、梁为人公将军,梁不得为宝兄也),同兄弟一起发动黄巾起义,于广宗被皇甫嵩击败,被杀。

引用 对酒当歌 2014-5-3 22:09
第十八将 道教天师 张鲁
b7fd5266d0160924a9c54bbdd40735fae7cd34b7.jpg

      张鲁(?—216年),字公祺(《后汉书》作公旗)。祖籍沛国丰县(今江苏丰县)。东汉末年割据汉中一带的军阀。据传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十世孙、天师道(五斗米道)教祖张 陵的孙子,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师(称为系师),在祖父和父亲去世后继续在汉中一带传播五斗米道,并自称为“师君”。雄据汉中近三十年,后投降曹操,官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食邑万户。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卒,谥原侯。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追封他为“正一系师太清昭化广德真君”。有观点认为张鲁是《老子想尔注》的作者。
      张鲁投降曹操后,大量徒众北迁,《三国志·张既传》载,张鲁降后,“太祖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张鲁及大批汉中教民北迁到三辅(长安、洛阳、邺城)之后,他们利用曹魏政权宽待张鲁家族之机,或明或暗地向社会下层和上层传播五斗米道。经历曹魏和西晋,至东晋时,五斗米道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使五斗米道的势力发展至北方和中原地区。

引用 对酒当歌 2014-5-3 22:14
第十九将 张允
d8f9d72a6059252dfe030fa0349b033b5bb5b979.jpg

       张允,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的外甥,先后侍奉刘表、曹操。其母刘氏,是刘表的姊妹,故允应与蔡瑁有姻亲之谊。他与蔡瑁同样得宠于刘表,亦与刘表次子刘琮相睦。刘表及蔡氏欲以刘琮为后,而蔡瑁、张允则为其党羽。及至刘表病重,刘琦归看父疾,张允等人恐刘琦入见后父子相感,竟有托后之意,乃谓刘琦道:「将军(指刘表)命你抚临江夏,其任至重。如今你竟舍众擅来,将军必然见怒。伤亲之欢,只会重增其疾,实非孝敬之道。」遂阻遏刘琦于门户之外,使不得见。刘琦无奈,只能流涕而去,众人闻而感伤。蔡瑁、张允等便以刘琮为嗣。会曹操军至新野,张允亦随州而降。之后史书没有关于张允的记载。

查看全部评论(68)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5-8-2 03:36 , Processed in 0.85872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