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三国游戏网(策略单机游戏无毒无插件无广告免费下载)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中国古代阵法(图文版)

2014-5-17 09:31| 发布者: rex| 查看: 606| 评论: 18|原作者: 温县司马懿

摘要: 队列不是凭空产生的,队列的出现是有着实战意义的。 如果溯源的话,现代队列的远亲应该是冷兵器战争时代的“阵”。中国古代很讲求阵法,代有传书。 战国时期《孙膑兵法》集先人之大成,将春秋以前的古阵总结 ...
队列不是凭空产生的,队列的出现是有着实战意义的。   

如果溯源的话,现代队列的远亲应该是冷兵器战争时代的“阵”。中国古代很讲求阵法,代有传书。   

战国时期《孙膑兵法》集先人之大成,将春秋以前的古阵总结为十阵。这“十阵”分别是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锥形阵、雁形阵、钩形阵、玄襄阵、水阵、火阵等。水阵和火阵讲的是水战和火战的战法,不是单纯的战斗队形,所以孙膑十阵实际上只有八种基本的战斗队形。  


转自汉服吧 原帖地址http://tieba.baidu.com/p/610967572?see_lz=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温县司马懿 2013-12-18 19:24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3-12-18 19:26 编辑

方阵:方针是冷兵器时代,军队战斗的最基本队形。大的方阵都由小的方阵组成,这就叫“阵中容阵”,孙膑认为方阵应该“薄中厚方”,就是说方阵中央的兵力少,四周的兵力多。中间兵力少,可以虚张声势。四周兵力多,可以更好的防御敌人进攻,方阵是一种攻防比较平衡的阵型。指挥等金鼓旗帜一般部署在方阵的后方。   

圆阵:圆阵是为了进行环形防御的。金鼓旗帜部署在中央,没有明显的弱点。   
引用 温县司马懿 2013-12-18 19:26
疏阵:疏阵即疏散的战斗队形,方阵圆阵等均可疏开为疏阵。疏阵加大行列间距,通过多树旌旗、兵器、草人,夜间多点火把,以少数的兵力显示强大的实力。   

数阵:数阵就是密集的战斗队形,集中力量进行防御和进攻。   

锥形阵:就是前锋如锥形的战斗队形,锥形阵必须前锋尖锐迅速,两翼坚强有力,可以通过精锐的前锋在狭窄的正面攻击敌人,突破、割裂敌人的阵型,两翼扩大战果,是一种强调进攻突破的阵型,锥形阵又叫牡阵。
引用 温县司马懿 2013-12-18 19:27
雁形阵:所谓雁形阵是一种横向展开,左右两翼向前或者向后梯次排列的战斗队形,向前的是“V”字形,就像猿猴的两臂向前伸出一样,是一种用来包抄迂回的阵型,但是后方的防御比较薄弱。而向后的排列的就是倒”V”字形,则是保护两翼和后方的安全,防止敌人迂回,如果两翼是机动性比较强的骑兵,则在静止时,可获得处于中央步兵的保护与支援,而又可发挥进攻骑兵的威力,增加突然性。亚历山大在印度进行的会战就是近似于这样一种队形。
引用 温县司马懿 2013-12-18 19:28
钩形阵:钩形阵正面是方阵,两翼向后弯曲成钩形,保护侧翼的安全,防止敌人迂回攻击后方指挥金鼓之所在。   

玄襄阵:这是一种迷惑敌人的假阵,队列间距很大,多数旗帜,鼓声不绝,模拟兵车行进的声音,步卒声音嘈杂,好像军队数量巨大,使用各种办法欺骗敌人。   

而令人汗颜的是,在这方面的研究,确是日本人占据领先地位,在许多日本所出的三国游戏和影片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孙膑十阵影子。   
引用 温县司马懿 2013-12-18 19:28
三国时期诸葛亮入蜀主政平定南蛮之后之后,蜀军的主要作战对象主要是曹魏的步骑兵联合部队,作战地域主要为山地,而蜀国缺乏马匹,于是诸葛亮排练“八阵图”。八阵实际上是三国时代以前早已存在的阵法。孙子有八阵,孙膑在《孙膑兵法》中也有《八阵》篇,到了东汉作战训练中普遍使用八阵。诸葛亮从蜀国步兵为主力等实际出发,在原有的古八阵基础上创新真的阵法,绘制阵图,最终形成“八阵图”,用以训练蜀军。
引用 温县司马懿 2013-12-18 19:29
所谓阵图,就是将阵法绘制成图形,画在锦上、纸上、地上或者用砂石堆砌,形成直观的实物,这就是阵图。诸葛亮纪录阵法的文字没有流传下来,八阵图在唐代就已经失传。但是据说诸葛亮曾经垒石作八阵图,据说鱼腹江边的八八六十四堆垒石遗迹,就是诸葛亮所遗留的八阵图,结合关于诸葛亮八阵图的只言片语,进行合理模拟,现代兵家认为八阵是一种集团方阵,每个八阵都具有八个小阵分布在中央的中阵四周的八个方向上,八阵的中央是大将,金鼓旗帜,以及直属的兵马,这就是中阵。每个小阵都有天、地、风、云、龙、虎、鸟、蛇等代号。这就是《李唐问对》中的“阵数有九”的说法,所以宋代还有将八阵叫做九军阵。   

而每个方向的阵编组为六小阵,中阵编组为十六小阵,整个大方阵共有六十四小阵,正好符合鱼腹江垒石遗迹的八八六十四堆垒石的数量。大方阵之后可能还有游骑构成的二十四小阵,一共是八十八小阵。这些小方阵可以是骑兵、步兵、车队,由几十到几百不等组成,前排为弓弩手、中间为长兵器手、后排为短兵器手(有时排列顺序也不同)八阵为了迟滞敌人进攻,发挥蜀军弩兵的威力,在防御时还设置冲车、鹿角、铁蒺藜等障碍。   

诸葛八阵属于防御性阵型,好处是没有部署上的弱点,任何方向遭受攻击,整体大阵不需要做出根本性的改变,一处遭到攻击,两翼相邻的阵可以自动变为两翼,保护支援遭受攻击之阵。但是缺点也是明显的,首先就是,这样复杂的诸葛八阵需要大量时间进行训练,而且机动性较差,为了保持阵型的完整,前进时不允许奔跑,后退时不能猛跑。这就是《李唐问对》中的“以前为后,以后为前,前无速度,退无遽走”。所以说八阵是一种防御性质的十分保守阵型。无大败,取得大胜同样也很困难。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同样多次攻打魏国,无大败也无大胜,不能说和蜀军采用八阵进行作战毫无关系。   

但是个人认为以上仅仅是诸葛八阵的基础或者原型,因为依靠这样一种僵化的阵型,以蜀国薄弱之力与曹魏抗衡几十年无大败,就仿佛并不可能,而与其传颂了千年的诸葛八阵地位也不相称,而且作战地域属于山地环境,而八阵更适合于步兵在平原作战……所以个人认为,诸葛八阵应该有许多变化,当阵地上有沟坎,林木等限制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而且行军时,进攻时应该有各种变阵,不过由于资料所限,更加深入的研究诸葛亮八阵相当的困难……而且个人认为所谓诸葛八阵不仅仅是作战阵型,而是通过“八阵图”的训练,将蜀军作战指导思想、编制、训练等渗透给蜀军……   
引用 温县司马懿 2013-12-18 19:30
附:马其顿方阵(图)
引用 温县司马懿 2013-12-18 19:30
鹤翼之阵
引用 笑有出头天 2013-12-18 20:08
虽然是中国阵法,可配图却都是日本的,前方又都是铁炮部队,难免让人怀疑配图与实际中国古代阵法之间是不是有所差异
引用 温县司马懿 2013-12-18 20:15
笑有出头天 发表于 2013-12-18 20:08
虽然是中国阵法,可配图却都是日本的,前方又都是铁炮部队,难免让人怀疑配图与实际中国古代阵法之间是不是 ...

差异肯定是有的,作者也说了,中国人现在这方面的研究确实不如日本深入。我知道阵法这东西,还真是从日本人的游戏里来的。以前也就听听八卦阵,八门金锁阵,天门阵这些,还都是传奇故事。
配图也就大概看看,做个拓展而已。
而且阵法这个东西,我觉得战斗时候应该根据战场情况作出变化,真正的阵法应该是动态的,但是这些战斗时指挥方法变阵方法似乎已经失传了?
引用 温县司马懿 2013-12-18 20:31
本帖最后由 温县司马懿 于 2013-12-18 20:32 编辑

孙膑兵法
『十阵』   
凡陈(阵)有十:有枋(方)陈(阵),有员(圆)陈(阵),有疏陈(阵),有数陈(阵),有锥形之陈(阵),有雁行之陈(阵),有钩形之陈 (阵),有玄襄之陈(阵),有火陈(阵),有水陈(阵),此皆有所利。枋(方)陈(阵)者,所剸(专)也。员(圆)陈(阵)者,所以槫(团)也。疏陈 (阵)者,所以 也。数陈(阵)者,为不可掇。锥行之陈(阵)者,所以夬(决)绝也。雁行之陈(阵)者,所以椄(接)射也。钩行之陈(阵)者,所以变质易 虑也。玄[上羽下襄](襄)之陈(阵)者,所以疑众难故也。火陈(阵)者,所以拔也。水陈(阵)者,所以伥固也。   

枋(方)陈(阵)之法:必[博以酉易十](薄)中厚方,居陈(阵)在后。中之薄也,将以[上口下犬]也。重〔厚〕其〔方〕,将以剸(专)也。居陈(阵)在后,所以……   〔圆阵之法〕:……   

〔疏阵之法〕:其甲寡而人之少也,是故坚之。武者在旌旗,是人者在兵,故必疏钜间,多其旌旗羽旄,砥刃以为旁。疏而不可戚(蹙),数而不可军 者,在於慎。车毋驰,徒人毋驱(趋)。凡疏陈(阵)之法,在为数丑,或进或退,或击或[豕页](毁),或与之[人正],或要(邀)其衰。然则疏可以取阅 (锐)矣。   

数陈(阵)之法:毋疏钜间,戚(蹙)而行首,积刃而信(伸)之,前后相葆(保),变□□□,甲恐则坐,以声坐□,往者弗送,来者弗止,或击其迂,或辱其阅(锐),笲之而无间,[车反]山而退。然则数不可掇也。   

锥行之陈(阵):卑(譬)之若剑,末不阅(锐)则不入,刃不溥(薄)则不剸,本不厚则不可以列陈(阵)。是故,末必阅(锐),刃必溥(薄),本必[鸿去水](鸿、厚)。然则锥行之陈(阵)可以夬(决)绝矣。
  
〔雁行之阵〕……中,此谓雁陈(阵)之任。前列若[有雍](牖),后列若枋(方),三……阙罗而自存,之谓雁陈(阵)之任。   
钩行之陈(阵):前列必枋(方),左右之和必钩。参(三)声气(既)全,五菜(彩)必具,辩(辨)吾号声,知五旗。无前无后,无〔左无右〕……   
玄[上羽下襄](襄)之陈(阵):必多旌旗羽旄,鼓[上羽下非][上羽下非]庄,甲乱则坐,车乱则行,已治者□,榼榼啐啐,若从天下,若从地出,徒来而不屈,终日不拙。此之谓玄[上羽下襄](襄)之陈(阵)。  
 
火战之法:沟垒已成,重为沟渐(堑),五步积薪,必均疏数(密),从役有数(多余之数),令之为属枇,必轻必利。风辟……火气(既)自覆,与之 战弗克(克),坐行而北。火战之法:下而衍以[艹外],三军之士无所出泄。若此,则可火也。陵猋蒋[艹外],薪荛气(既)积,营窟未谨。如此者,可火也。 以火乱之,以矢雨之,鼓噪敦兵,以势助之。火战之法。   

水战之法:必众其徒而寡其车,令之为钩楷苁柤[上咸下贝]辑□绦皆具。进则必遂,退则不戚(蹙),方戚(蹙)从流,以敌之人为召(招)。水战之 =法,便舟以为旗,驰舟以为使。敌往则遂,敌来则戚(蹙),推攘因慎而饬之,移而革之,陈(阵)而〔待〕之,规而离之。故兵有误车有御徒,必察其众少,击舟 [豕页]〔毁〕津,示民徒来。水战之法也。
引用 对酒当歌 2013-12-18 22:48
{:gj1:}古代阵法,日语介绍
引用 温县司马懿 2013-12-18 22:52
对酒当歌 发表于 2013-12-18 22:48
古代阵法,日语介绍

中国人对自己老祖宗的研究反而不如日本人,比如一提到车悬阵就想到上杉姐姐什么的
引用 对酒当歌 2013-12-18 22:55
温县司马懿 发表于 2013-12-18 22:52
中国人对自己老祖宗的研究反而不如日本人,比如一提到车悬阵就想到上杉姐姐什么的

确实,日本很会吸收他国精髓部分{:gj1:}
引用 温县司马懿 2013-12-18 22:57
对酒当歌 发表于 2013-12-18 22:55
确实,日本很会吸收他国精髓部分

这点韩国更厉害啊,什么东西一研究就变成他们的了{:msg6:}
引用 对酒当歌 2013-12-18 22:59
温县司马懿 发表于 2013-12-18 22:57
这点韩国更厉害啊,什么东西一研究就变成他们的了

韩国更偏向口舌,日本是实实在在的
引用 温县司马懿 2013-12-18 23:02
对酒当歌 发表于 2013-12-18 22:59
韩国更偏向口舌,日本是实实在在的

嗯,最开始和中国学,明治维新和西方学,应该说日本确实是个善于学习的国家。

查看全部评论(18)

关闭

牧羊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牧羊三国游戏网

GMT+8, 2025-8-2 03:36 , Processed in 0.76179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